style> #wennei .showanswer{font-size: 14px;margin-bottom: 10px} .g9{font-size: 14px;}
隐藏菜单
id_7广告位-99%*49
搜索
伊州歌诗词(伊州歌古诗带拼音盖嘉运)
人阅读
id_1广告位-95%*60

伊州歌诗词

古诗原文

清风明月苦相思,荡子从戎十载馀。

征人去日殷勤嘱,归雁来时数附书.

译文翻译

秋夜,我思绪飘摇,愁绪如潮。浪荡的人啊,你从军十多年了。

我再三地叮咛给你:你今天去北地回来十载余下!

注释解释

伊州歌:乐府曲调名。王维的这首绝句是当时梨园传唱的名歌,语言平易可亲,意思显豁好懂,写来似不经意。这是艺术上臻于化工、得鱼忘筌的表现。伊州: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。

“清风”句:此句《乐府诗集》作:“秋风明月独离居。”以乐景写哀,虽是良宵美景,然而“十分好月,不照人圆”。只能给独处人儿增添凄苦。

荡子:指丈夫。

从戎(róng):从军。

十载馀(yú):极言其从戎之久。

征人:丈夫。

数:屡次,常常.

附书:《乐府诗集》作“寄书”.

诗文赏析

“清风明月苦相思,荡子从戎十载馀”两句,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。诗句使人想起古诗人笔下“青青河畔草,郁郁园中柳。”之类的良宵美景,却也让人想起更凄凉的独处时光。这种借“清风明月”写离思的手法,古典诗词中的不少都有见,王昌龄诗云:“送君归去愁不尽,可惜又度凉风天。”到柳永词则更有拓展:如《杨柳岸晓风残月》一首,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,也透露出人生的悲寂,更令人动容。

“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”一句,更是道出了人情世故。若只隔一天,如隔三年,则已大相径庭,这正是人情世故最深刻的写照。

“征人去日殷勤嘱,归雁来时数附书”两句,运用了逆挽的修辞手法,引导读者回忆起主人公与从军经历的故事。那女子在往年的回顾中,又在回望自己的人生,仿佛在向自己诉说:大雁南飞时,书信是否要寄得很多呢?殷勤的嘱咐加附书,似乎要求她为未来的愿望埋下伏笔。

“数”字在这里多用于表示多次或屡次的情况,而“数附书”则巧妙地暗示了女子对未来的期许。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劝诫,更是对女子人生际遇的深刻洞察与期待,让读者不禁思考:女子为何如此在意这些看似遥远的事物呢?又为何要用这种逆向的叙事方式来回应自己内心的期待?

最后两句不单是一个送别场景的呈现,更深层次地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意境。女子反复回忆过去的离别与相遇,却未能将它们融入到当下生活的美好中去。然而她深知,自己所拥有的,远比那些离别的时光更加珍贵,她的期望,也远比离别时更加坚恳。即使如此,她依然无法满足自己的愿望,那句“当大雁南归时,书信可要多多地寄啊。”仍在耳边回响,如同一曲动人的音节,不断在记忆中响起。

这不仅仅是对女子情感的梳理与总结,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。她曾经是那条奔向远方的路,如今却站在起点,面对着往日的离别,依然带着自己对人生的期待与向往。或许这就是诗中所隐含的意思,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,在追寻中寻找到内心的慰藉。

  推荐阅读

  假如我是一只蝴蝶诗歌(假如我是一只蝴蝶怎么写)

  诚信的议论文事实论据素材_诚信的议论文事实论据素材摘抄

  一枝花·春日送别阅读练习及答案(一枝春表达的妙处)
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  • id_5广告位-99%*100
发表评论
畅言评论-后台-模板-公共模板变量-评论模板中修改
  • id_2广告位-99%*100
  • id_3广告位-99%*100
  • id_3广告位-99%*100

最新文章

推荐阅读
你可能感兴趣

©Copyright ©2007-2016 www.zizaicun.com (神码范文万)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: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-3   

合同范文
总结模板
通知体会
其他

©Copyright ©2007-2016 www.zizaicun.com (神码范文万)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: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-3